职称资讯
江西省2020年职称申报最新资讯
来源:江西职称网 时间:2020-08-28 17:22:49 点击量: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0年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已发布。你关心的申报评审时间、政策、申报人员范围等在《通知》中都做了规定。跟赣职称一起来看看吧!

1.在我省各类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人才,以及在我省就业的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
2. 不在我省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但其人事档案托管在我省各级人社部门人才流动中心一年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
3.在我省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我省颁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才。
4.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不得参加职称评审。
二.申报评审政策
1. 已完成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修订工作的职称系列(专业),原则上按新修订的资格条件执行;未完成修订工作的,暂按原条件执行。业绩成果、论文等条件可按照《关于深化职称评价改革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赣人社发〔2016〕23号)有关规定执行。
2.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等有关工作的通知》(赣人社字〔2020〕178号)执行。其中,援鄂医务人员按照《江西援鄂医务人员高级职称集中优先评审工作方案》集中优先评审,其他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年度常态化评审,在体现政策倾斜的同时,坚持评审质量。
3.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工作的若干意见》(赣人社发〔2019〕23号)规定,本科毕业后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或大专毕业后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3年以上并现仍在企业工作的人才,可不受初级职称“台阶”限制,直接申报中级职称评审。
4. 从机关流动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申报职称可按照《关于从机关流动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人员评审专业技术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赣人社发〔2016〕18号)有关规定执行,其中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2个月以上的终算时间为今年6月底。
5. 省外来赣人员须按《省外来赣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确认暂行办法》(赣人社发〔2012〕41号)办理专业技术资格确认后,方可在我省申报高一级职称。
6. 根据《江西省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目录》(赣人社发〔2019〕22号),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并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申报高一级职称。
7. 专业技术人员申请转评,须在现任专业技术岗位工作1年以上,经单位考核合格,能履行相应岗位职责,并取得现岗位工作业绩,方可参加同一级别的职称考试或评定,并按新系列标准条件申报职称。转评人员当年度不得申报高一级职称。未经转评的人员,不得跨系列申报高一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资历计算可按转评前后实际资格和聘任时间累计计算。
8. 继续教育学时暂不作统一要求,由各设区市、各职称系列(专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自行安排。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不作统一要求。
9. 申报评审职称的人员,其学历、学位、资历(资格、聘任时间)、工作年限、业绩(含论文、论著)等终算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时间按年头计算。业绩从取得现资格之年起计算。

1. 职称申报材料要求按评委会组建部门下发的年度职称申报评审工作通知要求和系统规定要求执行。实行网上申报后,是否需提供纸质材料,由各评委会组建单位在年度职称申报评审工作通知中明确。
2. 申报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系统填写申报信息,并按要求扫描上传清晰的电子版证明材料。证件照片、社保参保信息等能通过系统共享自动提取的,不再要求申报人提供。因申报个人上传材料不清晰或出现漏报、错报、未放指定位置导致的后果,由申报个人承担。原则上申报材料报至评委会后不再补充材料。
四. 申报推荐要求
1. 用人单位要发挥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结合岗位使用情况,择优推荐。要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工作的通知》(赣人发〔2003〕35号)要求,遵循“公开、展示、评估、监督”的申报办法,健全单位内部监督机制,坚持申报数量、申报条件、推荐程序、推荐结果公开公示,切实做好申报推荐工作。
2. 用人单位要对申报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表现及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评估,严格把好推荐关,不符合资格条件的一律不得推荐。要对申报人员在系统中填报的内容和上传材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时效性进行认真审查并做好公示公开、展示工作,弄虚作假的或存在其他违规行为的一律不得报送。
3. 主管部门、人社部门要认真审查申报材料,重点审查申报人员是否符合条件、上传材料是否清晰真实有效齐备规范、上传材料与填报内容是否一致。对不符合申报条件或不符合申报要求的,注明存在问题并及时退回;对弄虚作假或举报核实确有问题的,取消申报资格并列入“黑名单”。主管部门在推荐报送前,还须以适当方式对申报人员信息进行公示。
五. 评审组织要求
1. 评审工作要根据不同人才特点,采取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实践操作、成果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考核参评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绩效,增加创新成果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将参评人员的业绩水平、实际贡献作为评审的重要内容。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提高职称评审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坚持评审通过比例从严控制,切实提高评审质量。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以及高评会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试行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单列评审通过率。
2. 评委会组建部门要加强评审专家库建设,按要求更新充实专家库成员,进一步扩大评委遴选范围,打破所有制和行业界限,注重吸纳高水平的本行业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要对已办理退休手续、已脱离本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以及不能正确履行评审工作职责、群众有反映的人员,要及时调整出专家库,确保专家库成员的质量。
3. 评委会办事机构要对申报人员的业绩材料进行逐项审查,梳理汇总有效业绩提交评委会。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审方案,选择适合网上评审的评审场地,实行封闭评审,避免外界干扰。高评会办事机构须在开评前7天向省职称办报批评审方案。要加强入库专家培训,坚持评委随机抽取制度,严格按抽取的先后次序通知评委。
4. 各评委会要按照《江西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章程》(赣人发〔2002〕11号)等相关政策文件规定开展评审工作,评审坚持民主评议、独立评审原则。在评审过程中,不得随意降低评价标准,要确保评审质量。坚持评审公开、公示、回避制度,建立评审质量评估、巡查、举报核查和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制度,建立复查、投诉机制。
5. 评委会办事机构要认真做好评委会评审善后工作,完善有关手续,如实、准确记录评审各环节情况,特别是评审未通过人员的未通过具体原因、评审过程中发现的申报材料中弄虚作假情况等,及时上报评审结果。要积极主动做好对评审未通过人员的解释工作。
6. 评审通过人员通过“江西人社”APP自行下载打印职称电子证书;评审通过人员的单位通过“江西省职称申报评审系统”下载打印电子评审表,用印后存入个人人事档案。
更多资讯联系赣职称微信:doukaoupu。